- 发布日期:2025-01-25 22:52 点击次数:196
本文转自:农村大众报
1月10日,济南市历城区郭店大集的北头,一位年轻的女士开着越野车摆摊卖棉衣。她卖的棉衣都是自己手工做的,主打一个经济实惠。半小时内,她卖出十余件棉衣,每件价格30元至80元不等。
摊主名叫娄茜,历城区孙村人,以前开实体店,最近两年开始赶济南东部的大集。春夏秋季做棉衣、冬季卖棉衣,这就是娄茜一年的“日常”。2024年10月7日,在家做了大半年棉衣的娄茜当年第一次赶集卖货。没想到,18天内,她大半年做的棉衣全部卖光。如今,即便每日花18个小时缝制棉衣,依旧不够卖。
“我大半年做的棉衣,18天全部卖空。这是我以前开实体店时想都不敢想的,那是满满两大屋子的棉袄、棉裤、棉马甲啊!”娄茜欣喜地说。
去年春节前,进了腊月门,娄茜关掉了实体店,硬着头皮去赶集摆摊,没想到,个把月时间就卖掉了她3年来压的货。
起早贪黑赶大集虽然辛苦点,但是摊位费便宜,出货也快。如今,农历每逢四、九,娄茜就赶大辛庄大集;每逢二、七,赶武家大集;每逢一、六,赶郭店大集;每逢五、十,赶港沟大集;每逢三、八,赶滩头大集。
谈起赶大集的收入,她笑着说,比上班强多了,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两三千元;一般情况下也日入千元。起初赶集,娄茜不敢告诉朋友们,怕丢人。现在的娄茜,不仅大大方方去赶集,而且不断发朋友圈,告诉喜欢她衣服的朋友们自己在哪个大集,怎么能精准找到她。
走进娄茜的家,首先映入眼帘的,是满客厅的布料、棉袄。除了一个卧室,家中其余空间全部被她改造成了棉衣制作工作室。
“我们家的裁缝技艺是祖传的。我老爷爷那时候在老泉城路开裁缝铺,专门做便装。后来,我爷爷、叔叔传承下来,也是干了一辈子缝纫。我是娄氏裁缝第四代传人了,唯一不同的是,除了家族传承,我还专门到学校进修过。”娄茜说。
目前,喜欢做衣服的娄茜已经干了28年裁缝。她说,她特别喜欢那种在家安静地缝制一件衣服的感觉。
在材料的选用上,娄茜极为严格,甚至有些挑剔。她做棉衣用的棉花以水洗棉为主,既要好看,也要舒适。
通过赶大集,娄茜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。“老人们说,手工活是有灵魂的。我似乎感觉到了。在大集上,有的人三件五件地买我的棉衣;有的甚至穿不着也会买,就是因为喜欢;还有一个淄博大姐来济南赶集,一口气订了我10件棉衣。”娄茜说。
赶集以来,娄茜感受到了旺盛的需求。她说,做生意的同行们不要灰心,要敢于走出去,只要走到消费者跟前,就能把钱挣进来。
